3月27日,基础教学部组织各教研室观看烟台职业学院春季开学第一课“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系列视频,先进的事迹和奋斗的精神在教师之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向优秀教师学习,不断奋斗,努力为部门和学校作出更大的贡献。
理科教研室 周松
今天下午,我参加了烟台职业学院《开学第一课-我的从教故事》系列分享报告,聆听了智能制造系宫晓峰老师、智能控制系刘晓磊老师,信息工程系刘彩凤的老师的从教故事,收获良多。
宫晓峰老师分享了他的从教故事,从第一节课的存在诸多问题到在老教师和团队的指导下不断努力学习,深入一线企业收集第一手教学案例,不断探索设计更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式,半年的时间,完成令人印象深刻的公开课。宫老师的成长经历对我们青年教师有着重大的鼓舞作用,青年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青年时光,大胆求教,不断的探索,持续的成长,利用好团队和平台的支持。刘晓磊老师的精彩分享也让我感受到青年教师在自我成长时惊人的韧性和意志力,刘老师的带赛经历和在比赛中精益求精不断完善完美创造奇迹的过程为我们树立了优秀的榜样。刘彩凤老师的分享让我看到了她在面临全新领域的挑战时勇于担当的责任,以及不断完善自我的精神风貌。同时,刘老师对学生的孜孜教导与关爱对学生起到的改变自身命运的影响更是让我印象深刻,我们作为教师除了要授之于渔,更要有爱,在学生的关键人生节点上用自己的眼界和关爱给予一些必要的帮助与建议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通过《开学第一课》,我听到了感人的从教故事,更是深受鼓舞,不断提升的教师才能带出积极向上的优秀学生,今后我会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爱与责任在教育的土地上耕耘。
中文教研室 商显杰
今天参加烟台职业学院《开学第一课——我的从教故事》的分享会,聆听了我校优秀教师代表的从教经历,我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如三月的春风吹拂在我们的心田上,温暖、和煦,令人心旷神怡。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有不为人知的努力,每一份优秀的成果都有看不见的汗水和心血,他们的故事是感人的,其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教师去学习、体会。
“不怕遇到问题,就怕不解决问题。”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青年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问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解决,拖拖拉拉、认识不清,我们应该做的是尽快发现问题,不欺骗自己,不隐瞒问题,努力去寻找方法,从根源上解决,最终才能完善自己,走向成功。宫晓峰老师从课题、比赛、论文、科研等方面讲述了自己的经验,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果。宫老师已在学校工作18年,从2008年校优秀教育工作者到现在的山东省教学名师,其间是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坚持不懈地迈向既定的目标。我们要以他为榜样,树立更高的目标,努力提高教学能力,增长知识才干,为部门和学校的发展做贡献。刘彩凤老师是全国优秀教师,她从“从教初心、从教经历、团队支持、平台助力”四个方面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刘老师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在没有设备的情况下主动请缨去企业实践,展现了敢于担当的勇气和责任感。刘晓磊老师以“我的从教故事”为题讲述了她的经历,重点叙述了自己参与比赛和带学生参赛的故事,她不断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持之以恒,勇攀高峰,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典范。
锤炼基本功,赋能新征程。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培养出的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自己的贡献。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认真负责,积极行动,为部门和学校的工作添砖加瓦,共同促进学校工作更上一层楼。
体育教研室
通过观看宫晓峰、刘晓磊和刘彩凤三位老师从教经历收获满满,感受颇深,更是充满动力。每个老师虽然教授学科不同,但成长的路线基本相同,就是关爱学生、敬岗爱业、完善自我、勇于担当、善于创新和突破自我。
一、不耻下问,善于交流。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由台下走向台上,由受众者变为授课者,虽然这仅仅是一米的距离确是充满了困难与挑战,能够快速走出困境的办法就是多向身边优秀教师请教,寻求好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并结合自己的特点走出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爱岗敬业、完善自我。
教师是一个普通的岗位却影响着亿万人的未来成长。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在课堂上展现优秀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认真地设计教学环节、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和基本学情准备好每一堂课。关爱学生,把学生的发展与自己联系起来,要不断地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提升教学技能和做好每一份工作任务。
三、勇于担当、善于创新。
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承担着科研工作和比赛工作,无论是科研工作、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还是指导学生大赛都是围绕着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展开的,没有科研能力就不能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改革创新,只能循规蹈矩,止步不前。面对学校的突击任务和重要任务,青年教师要勇挑重担,老教师多指导、多帮助,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工作,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教师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奋勇前行,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